
锅气,是中菜的精髓之一。华人煮炒若少了爆锅抛锅的声音,就很难掀动食欲。
曼谷巷印度炒面摊主“马布”似乎不让华人专美,尽管其快速转锅和猛铲快炒的方式,与华人增加锅气的手法大不相同,却有异曲同工之妙,炒出来的面同样锅气十足。
别小看这些一炒一铲的动作,要确保面条最终有着均匀亮泽,又味浓身干,摊主说这些动作虽然看似简单,却不能掉以轻心。而我自己动手去炒之后才发觉,原来摊主的每一个动作都先后有序,力度轻重有别。 这便是源自于劳动人民每一天的生活积累,每一份积累都有着厚实的生活智慧。
别小看这些一炒一铲的动作,要确保面条最终有着均匀亮泽,又味浓身干,摊主说这些动作虽然看似简单,却不能掉以轻心。而我自己动手去炒之后才发觉,原来摊主的每一个动作都先后有序,力度轻重有别。 这便是源自于劳动人民每一天的生活积累,每一份积累都有着厚实的生活智慧。

至于印度捞面(Mee Rebus)则像是印度炒面的温和版本,配料和酱汁大同小异,经过汆烫的面条和配料,伴有开了胸膛的水煮蛋,除了淋上番茄酱和辣椒酱,还添加了马铃薯甜酱。 每吃一口,味道甜酸咸香,叫人忍不住连汤带面,把它吃得一干二净。
或许有人会误把印度捞面和爪哇面混为一谈,可是只要有机会尝一口传统原味的印度捞面,尤其是其浓郁丰富的酱汁,你便不难分辨出这种独具一格、渗透着殖民地色彩的印裔美食。
子承父业的摊主说,早在他还没出世,父亲就已经开始经营印度炒面,时至今日,至少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,所以食客们相信这是其中一家历史最悠久的印度炒面。一个小小的炒面摊子,便见证了这片土地从英殖民时期、日治年代到独立所走过来的点点滴滴。
子承父业的摊主说,早在他还没出世,父亲就已经开始经营印度炒面,时至今日,至少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,所以食客们相信这是其中一家历史最悠久的印度炒面。一个小小的炒面摊子,便见证了这片土地从英殖民时期、日治年代到独立所走过来的点点滴滴。
尽管摊主已经年届53岁,却每一天都风雨不改地为顾客献上自己也引以为荣的祖传印度炒面,态度乐此不疲,或许他也很清楚,自己每一天的每一撮面条、每一汤匙酱汁和每一碟炒面,都不只是在传承着父亲的炒面智慧,也在延续着相信是最早在这片土地上安家落户的印度炒面。
地址: 槟城车水路与曼谷巷交界处的胜利茶室内Seng Lee Café, 270, Jalan Burma, 10350 Georgetown, Pulau Pinang营业时间:8am – 6.30pm (星期一休息)电话: 016-4857859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